欢迎浏览佛山市档案馆网站!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佛山地情 > 民俗风情

官窑生菜会

发布时间:2021-03-26 来源:佛山市地方志办 分享至

    生菜会是盛行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、大沥、里水等镇的传统民间风俗,尤以狮山镇官窑生菜会闻名遐迩。生菜又名莴苣,是可以直接生吃的绿叶蔬菜,民间喜其谐音“生财”“生仔”之意而视为吉祥之物。每年开春之际,家家都要吃“生菜包”。生菜包是用蚬肉、韭菜、粉丝、虾米等原料炒成风味小菜,然后将米饭和小菜用生菜叶包成小包蘸上调味酱即成。每个菜都有吉利的喻意,如酸菜炒蚬肉,意为肥蚬丰年;茨菰煮猪肉,喻意生个胖男孩;粉丝炒韭菜,喻意长长久久。吃生菜包寓意一年顺景,人财两旺。

  正月二十六吃“生菜包”习俗由来已久(南海区地方志办供图)

  官窑生菜会起源于明末,盛于清代。那时,官窑驿市街尾有座前临河后依岗的白衣观音庙(又称凤山古庙),据说其中供奉的白衣观音大慈大悲,给人送子。每年正月二十六是白衣观音诞,也是观音开库日,各村求子夫妇聚集在白衣观音庙,拜观音,啖生菜,求子求福,是为“庙会”,后逐渐被人们称为“生菜会”,参加的人众多,活动内容也比“庙会”丰富。清代生菜会的活动主要有拜观音、吃生菜包、看大戏、摸石螺(生子石)、抢花炮等。

  清光绪年间《点石斋》画报上的官窑生菜会场景图

  生菜会由会主主持,会主由投标产生。生菜会的筹备工作于每年底着手进行。农历十二月,当年会主贴出投标启事于庙,投标数一般在3000两白银左右,用于生菜会开支,如请戏班、搭龙棚等。投标数额高者为下年会主,并于农历年除夕交接完毕。其后一年内凤山古庙庙祝收入全归会主掌管。除会主外,还有理事会。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雄厚的资金作保障,生菜会的规模越来越大,声名远扬,远近的村民及至各方达官贵人都前来参加生菜会。清宣统《南海县志》记载:“游人之多可与悦城之龙母诞,波罗之南海神诞,鼎足而三。”即是说官窑生菜会与广州南海神庙的“波罗诞”和肇庆悦城龙母庙的“龙母诞”齐名。

  生菜包(南海区地方志办供图)

  从正月初十的夜晚开始大游灯,众人持火篮、灯笼巡游。同时主会者到省城请“八音”(戏班),定大戏。接着开始搭戏台、狮棚和各式竹棚。从街尾迎阳门至马埠头,沿河岸边搭起一座2公里长的浮桥,方便远方来船停泊。一切均在正月二十三准备完毕。此前十几天,珠江上的艇、船只等已被订雇一空。

  正月二十四,远近来客云集官窑,穗、港、澳及南洋乡亲、侨商水陆并进,依期抵达,客房、散铺爆满。二十四晚,大戏开锣,首本戏是《六国大封相》,接着是《天姬送子》《八仙贺寿》等。看戏者男女分席,女左男右,中间以空地为界,不设座位,穷苦兄弟则在这个地方站着观看,名为“打戏钉”。二十五晚,善男信女争购蒲团,在白衣庙附近席地而坐。翌日,三五成群携蒲团到生菜档摊吃生菜包。当时的生菜包菜料简单,含义单一,主要取“包生”之意。善男信女们捐罢香油钱后便从侧门往庙后走去。在茂密的树林中,有一近似圆形、直径半米、深近0.6米的石洞,积水盈尺,水中有生螺活蚬,螺代表仔,蚬代表女,这就是“摸仔岩”。信女们用岩中的“圣水”净手,虔诚地向岩内水中的螺蚬摸去,问卜生男生女。

  抢花炮是生菜会的“重头戏”之一,最为热闹。正月二十七,按例烧神炮,抢者、观者万头攒动。神炮大如竹筒,炮腰系一铜圈,炮响圈飞,连放六炮:头炮、二炮、三炮、润三炮、四炮、五炮。抢炮圈者组织精壮队伍,有计划、有指挥,高声吆喝,抢夺传接,以抢得润三炮(又名丁财炮)为贵。清末民初,七甫村一陈姓村民在生菜会夺得丁财炮,举村庆贺,还到广州状元坊定制一幅长73厘米、宽53厘米的广绣镜画,上款“结名胜炮”,下款“七甫龙德堂酬还”。画面上旭日东升、青松苍劲、牡丹富贵、孔雀开屏。全体村民敲锣打鼓送给生菜会会主,名为“谢炮”、“还炮”。这件文物一直完好地保存在官窑一户人家中。生菜会后,人们还会带一些新鲜生菜回去,寓意生财而归。

  狮山镇官窑永安益南村生菜会(南海区地方志办供图)

  20世纪60年代,生菜会活动一度被禁,但民间吃生菜包的习俗一直留存下来。1986年,复办生菜会,并对传统生菜会作了变革,会期改为元宵节,除保留吃生菜包、舞狮等传统习俗外,活动内容不断创新,增加了游园会、文艺汇演、烟花晚会等现代文艺形式。复办后的生菜会还经常邀请港澳同胞、海外乡亲回乡参加共叙乡情,交流经济信息,洽谈合作项,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,成为融文化娱乐、招商引资、联络乡情于一体的民间文化盛会。

  2009年,官窑生菜会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为敬重历史的起源,从2014年起,官窑生菜会由正月十五恢复到原先的正月二十六举行。近几年,官窑生菜会还吸引了不少外国商人友人前来参加,为当地招商引资架起了一座桥梁。生菜会因此成为了官窑内联外交名片,也成为了南海的一张新名片。

  狮山镇官窑生菜会吸引外国友人参加(南海区地方志办供图)


  佛山市南海区地方志办公室供稿